從「被讀取」到「被執行」代理人時代的內容設計原則,不只是GEO、AIO、LLMO
From "Read Me" to "Run Me": Content in the Agent-Driven Era
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,傳統的搜尋引擎優化(SEO)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挑戰。三個新興概念——GEO、AIO、LLMO——正在重新定義內容優化的策略與方向。本文將深入解析這三個概念,幫助你在 AI 主導的搜尋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。
AI 優化概念興起的背景
技術變革的推動力
近年來,幾個關鍵事件推動了這些新概念的出現:
ChatGPT 引發生成式 AI 風潮: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
微軟、Google 推出生成式 AI 搜尋引擎:搜尋體驗的根本性轉變
AI 工具的網頁整合:ChatGPT 等工具開始直接存取網頁內容
共同的核心挑戰
這三個概念都在解決同一個問題:如何讓內容既被人類理解,也被 AI 模型有效處理。關鍵在於從「被看到」進化到「被看懂」——就像不懂中文的人雖然能「看到」中文文章,卻無法理解內容一樣。
三大概念詳細解析
GEO:生成式體驗優化 (Generative Experience Optimization)
定義與來源
由微軟提出的優化概念
專門針對生成式 AI 搜尋引擎(如 Bing Chat)
重點在於提升「生成引擎」的使用者體驗
核心特色
針對 AI 生成回答的內容優化
強調內容的可提取性和引用價值
與傳統搜尋引擎優化並行發展
AIO:AI 總覽 (AI Overviews)
定義與功能
Google 推出的新一代 AI 搜尋功能
在搜尋結果頂部顯示 AI 生成的摘要回答
直接回答使用者查詢,減少點擊需求
與傳統 SEO 的關係
AIO 引用的連結與自然搜尋排名高度相關
傳統 SEO 技巧在 AIO 時代依然重要
是 SEO 的延伸應用,而非替代方案
LLMO:大型語言模型優化 (Large Language Model Optimization)
LLMO 是一個新興的概念,旨在優化內容以便於大型語言模型(如 ChatGPT、Google Gemini 等)理解和使用。與傳統的搜索引擎優化(SEO)不同,LLMO 的重點在於確保內容的可讀性和可提取性,以便 AI 系統能夠有效地處理和呈現信息。
LLMO 的定義與重要性
LLMO 的定義 LLMO 是指通過特定的策略和技術來優化數字內容,使其能夠被大型語言模型準確理解和提取。這種優化不僅關注關鍵詞的使用和排名,還強調內容的語義清晰度和結構化,以便 AI 能夠更好地理解內容的上下文和含義。
LLMO 的重要性 隨著 AI 驅動的搜索工具逐漸取代傳統搜索引擎,LLMO 變得越來越重要。企業需要通過 LLMO 來確保其信息在 AI 生成的響應中被有效引用,從而提高在線可見性和品牌權威性。例如,LLMO 可以幫助企業在 AI 回答用戶查詢時,確保其品牌和產品被提及,從而獲得競爭優勢。
三者差異比較
LLMO 與傳統 SEO 的區別
目標不同:傳統 SEO 主要關注提高網頁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,而 LLMO 則關注如何使內容對 AI 系統可理解和可提取
優化策略:SEO 通常依賴於關鍵詞優化和反向鏈接,而 LLMO 則強調語義結構和機器可讀性,確保內容能夠在 AI 生成的答案中被有效使用
內容結構:LLMO 建議使用清晰的句子結構、段落組織和相關術語,以提高內容的可讀性和提取性
實施策略與最佳實踐
通用優化原則
內容結構優化
使用清晰的標題層次(H1-H6)
組織良好的段落結構
簡潔明瞭的句子表達
語義信號強化
在內容中使用相關術語和定義
建立清晰的上下文關係
提供充分的背景資訊
權威性建立
引用可信來源和專家意見
提供事實支持的資訊
建立內容的可信度
LLMO 專項策略
為了有效實施 LLMO,企業可以採取以下策略:
內容結構優化:確保內容使用簡潔明了的句子,組織良好的段落,以及清晰的標題和子標題,以便 AI 能夠快速理解內容的主題和要點
語義信號:在內容中使用相關的術語和定義,以幫助 AI 系統更好地理解上下文
權威來源:引用可信的來源和專家意見,以提高內容的權威性和可信度,從而增加被 AI 引用的可能性
未來趨勢與建議
Zero UI 時代的代理人革命
隨著 AI 技術向更高階段演進,我們正朝向一個**「Zero UI」**的未來邁進。根據 Jakob Nielsen 和 Luke Wroblewski 的研究框架,AI 產品演進可分為六個關鍵階段,而 GEO、AIO、LLMO 的優化策略必須考慮這個演進脈絡:
AI 演進六階段對內容優化的影響
階段一:機器學習幕後運作 (2016-2022)
傳統 SEO 仍為主流
AI 在背景優化排序與推薦
內容優化策略:關鍵字與結構化資料
階段二:聊天介面興起 (2022-2023)
對話式 AI 成為主要入口
LLMO 概念開始萌芽
內容優化策略:對話友善的問答格式
階段三:檢索增強產品 (2023-2024)
AIO 等功能推出
RAG 技術整合外部知識
內容優化策略:來源可信度與引用價值
階段四:前台代理人工具整合 (2024-2025)
當前階段:AI 能串聯多工具執行複雜任務
GEO 概念應運而生
內容優化策略:可執行性與工具友善格式
階段五:背景代理人自主運行 (2025→)
多代理人並行處理
最小化人工干預
內容優化策略:代理人可理解的語義標記
階段六:代理人生態系協作 (未來)
跨平台 AI 代理人協商
完全自主的資訊交換
內容優化策略:標準化的代理人通訊協議
代理人時代的內容設計原則
1. 從「被讀取」到「被執行」
傳統內容優化關注可讀性,代理人時代更重視可執行性:
明確的動作指令語法
結構化的決策樹邏輯
標準化的資料交換格式
2. 意圖系統 (Systems of Intent) 設計
內容不再只是資訊載體,而是意圖的編排系統:
政策介面:定義權限與邊界
信心傳達機制:提供不確定性指標
系統特性:決定代理人行為模式
3. 代理人編排 (Agent Choreography)
內容創作者的新角色——體驗治理者:
設計代理人間的協作流程
建立跨系統的交接機制
制定衝突解決方案
Zero UI 內容優化策略
語義結構增強
# 範例:代理人友善的內容格式
## 任務:設定會議提醒
**前置條件**:用戶已授權行事曆存取
**執行步驟**:
1. 解析會議時間與參與者
2. 檢查行事曆衝突
3. 建立提醒事件
**成功指標**:確認通知已發送
多代理人協作標記
使用標準化的資料架構
明確定義 API 端點與參數
提供錯誤處理指南
意圖層級的內容設計
從「告訴用戶如何做」轉向「授權代理人執行」
建立清晰的授權層級與邊界
設計優雅的介入與撤銷機制
實務建議
隨著 AI 技術的持續進步,這些概念還會繼續演變。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核心邏輯,而不是被新名詞嚇倒。
不要被名詞綁住:重點是讓 AI 和人類都能理解你的內容
持續學習:跟上 AI 技術的發展步伐
並行優化:傳統 SEO 與新概念結合使用
測試驗證:定期檢驗優化效果
⭐ 前瞻佈局:開始實驗代理人友善的內容格式
GEO、AIO、LLMO 不是要取代傳統 SEO,而是在 AI 時代的延伸與補充。關鍵在於理解每個概念的核心目標,並將其整合到整體的內容策略中。成功的內容優化應該讓人類和 AI 都能輕鬆理解和使用你的內容,這才是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優勢的根本之道。
copyright © PrivacyUX consulting ltd. All right reserved.
關於本刊作者
Gainshin Hsiao 是 Agentic UX(代理式使用者體驗)的先驅,在人工智能與使用者體驗設計領域擁有超過 15 年的開創性實踐。他率先提出將用戶隱私保護視為 AI 產品設計的核心理念,於 2022 年創立 Privacyux Consulting Ltd. 並擔任首席顧問,積極推動隱私導向的醫療 AI 產品革新。此前,他亦擔任社交 AI 首席策略官(2022-2024),專注於設計注重隱私的情感識別系統及用戶數據自主權管理機制。
Agentic UX 理論建構與實踐
AI 隱私保護設計準則
負責任 AI 體驗設計
在 Cyphant Group 設計研究院負責人任內(2021-2023),他探索了 AI 系統隱私保護準則,為行業標準做出貢獻。更早於 2015 至 2018 年,帶領阿里巴巴集團數位營銷平台體驗設計團隊(杭州、北京、上海、廣州)、淘寶用戶研究中心並創立設計大學,從零開始負責大學的運營與發展,不僅規劃了全面的課程體系,更確立了創新設計教育理念,旨在為阿里巴巴集團培育具備前瞻視野與實戰能力的設計人才。其課程體系涵蓋使用者中心設計、使用者體驗研究、數據驅動設計、生成設計等多個面向應用。
活躍於國際設計社群,在全球分享 Agentic UX 和 AI 隱私保護的創新理念。他的工作為建立更負責任的 AI 生態系統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。
學術背景
Mcgill - Infomation study/HCI -Agentic UX, Canada
Aalto Executive MBA-策略品牌與服務設計, Singapore
台灣科技大學:資訊設計碩士- HCI, Taiwan
中原大學:商業設計學士- Media and marketing design, Taiwan